福建宁德周宁县一个村子里,老李用了一只铜制“水瓢”好多年,挑水、喂猪、乃至洗衣服,这只水瓢无所不能。谁能想到,这只看似一般的“水瓢”,竟然是个1800多年前的古代熨斗!更令人意外的是,这东西的价值竟然过亿!这背面究竟藏着什么隐秘?乡民老李又是怎样发现它的惊人价值的?
故事得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。老李那时候在邻县的工地打工,一锄头下去挖出个铜器。说是铜器,其实看着像个小号的平底锅,又带个长柄,看着粗笨,但真实不知道它是干啥用的。
老李那会儿没多想,拿回家让人看看有没有价值。可他问了村里不少人,没人看得出这东西值钱。老李干脆拿它当水瓢用,虽然比木瓢重了些,但健壮经用啊。这一用便是十年,铜锈都被磨得亮堂堂的。
1996年,周宁县博物馆的郑馆长带队到村里调研文物,刚好被老李约请到家里做客。老李随口提起这只“铜水瓢”,问能不能值点钱。郑馆长一看,眼睛就亮了:“这是个好东西啊!”
通过博物馆一番研讨,这东西还真是个青铜熨斗,东汉末年的!这音讯一出,村里人都惊呆了。谁能想到,老李家的“水瓢”,竟然是个无价之宝的文物。
提到熨斗,现代人都觉得不过是家里用来熨衣服的小家电。但在我国,熨斗的前史可不简略。依据考古发现,熨斗最早呈现于商代,竟然是刑具,用来烫罪犯的皮肤。后来到秦汉时期,熨斗才成了熨衣服的东西。
这次发现的青铜熨斗,外形跟现代熨斗可不相同。它是个小圆盆状的铜器,底是平的,上面有个长柄,造型朴素无纹饰,通体布满铜绿。东汉时期的人会在熨斗里装上烧红的木炭,用它来熨丝织品。那时候,丝织品但是贵族的标志,一般人家底子穿不起,更别提用熨斗了。
据记载,熨斗的姓名来源于它的形状像“斗”,还有北斗星的涵义。到唐朝时,熨斗里装热水也能用,明清则用烧炭。可以说,熨斗的创造比外国电熨斗早了1800多年,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熨斗的国家。
按理说,这个熨斗外形一般,既没纹饰,也没铭文,看起来不过是一件实用东西。但专家们为什么对它如此垂青,还说它“价值过亿”?
关键在于它的前史含义。这只熨斗出土于福建东北山区,而其时的闽北山区相对关闭落后。青铜器一般多见于华夏区域,像这样在闽越山区发现的青铜器,阐明华夏文明在东汉末年现已传达到了这个区域。这对研讨福建前史、华夏文明的扩展途径,供给了重要的考古依据。
更重要的是,熨斗这种用具是贵族日子的标志,一般百姓连丝绸都买不起,更甭说用熨斗了。这样一件器物的存在,复原了其时闽越区域的社会分层,也证明了东汉时期福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已适当频频。
郑馆长说:“小小一个熨斗,却能叙述1800年前的故事。”这件熨斗不单单是一件文物,更是衔接曩昔和未来的桥梁。
熨斗确认了价值过亿,可最终乡民老李得到的奖赏却是200块钱和一张荣誉证书。虽然这点补偿在今日看来真实少得不幸,但在其时,文物保护意识没有遍及,许多人乃至不知道文物的重要性。
老李后来承受媒体采访时说:“当年谁知道这东西值钱啊?能换两百块现已不错了。”而专家则呼吁,民间或许还有不少相似的宝藏未被发现,乃至现已被当成一般用具使用了。像老李这样的比如,正提醒着人们:一件不起眼的小物件,或许藏着大隐秘。
“器物虽小,含义深远。”这只青铜熨斗,不只让我们正真看到了东汉末年的社会日子,还折射出华夏文明怎么一步步走向边远区域。正如郑馆长所说:“一件文物,便是一段前史。”每一件被发现的文物,都是先人留下的故事,它们让前史变得触手可及,也让我们更爱惜脚下的这片土地。
联系:张女士
手机:13861026367
电话:0519-88407260
邮箱:158838580@qq.com
地址:常州市潞城工业园区
Copyright © 2020 aoa电竞app 网站建设:AOA体育全站下载 常州 苏ICP备20044378号-1 本网站已支持IPV6